襄樊八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一年级组工作计划
襄樊八中2009-2010学年度
高一年级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高一年级组工作计划
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和指导精神,结合高一年级实际情况,明确目标,加强合作,培育高一年级团队优势,帮助学生实现初中向高中的转变;抓好班风学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努力在高一打好学习基础,为学生长远发展做好准备。
二、总体目标
1、抓好班风学风,培养学生的两种习惯: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2、形成一个团队,帮助学生实现初中向高中的转变。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4、打好基础,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
5、明确目标,加强合作,发挥三个核心作用。
本学期主要工作要点:
一、抓好班风学风,培养学生的两种习惯: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1、要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要围绕高一学生的特点,开展系列细节教育与规范活动。各班每周抓一个重点,道理要说透,细节要抓到位,跟到位,管到位,查到人,不断巩固。
(1)学习常规,尤其是课堂常规
(2)强调三大观念:
卫生观念(寝室内务卫生、教室卫生、包干区卫生、卫生习惯),一天三扫。
纪律观念(寝室就寝纪律、课堂纪律、自习课纪律)。
作息时间观念(按时上课、午睡、就寝、就餐、内务卫生整理),各种预备铃响进教室做好准备。
(3)强化自习课管理。要求晚自习不能讨论问题、独立完成作业。自习课不能随便走动、上厕所、出去买东西。早上包干区打扫必须在早自习前完成。
2、要不断检查落实,树立典型。鼓励先进,鼓励勤奋。
3、搞好班集体建设(班级班干部培养、班级基本制度建立、班级目标确定、教室布置)
二、形成一个团队,帮助学生实现初中向高中的转变。
1、形成一个战斗团队
我们要形成一个具有奉献精神、忠于职守、有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够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群策群力的战斗团队。大家在工作上要团结协作、优势互补,要加强沟通,利用个性和能力差异,在团结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效应。
2、我们要尽快帮助学生实现一个转变:初中生向高中生的转变。
要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第一,配合学校认真组织完成好高一年级军训工作;第二,要求各班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学习常规》和《寝室管理规定》,要做到人人皆知;第三,要注意学生心理落差,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定准目标。第四,要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一)静态文化建设
主要措施:
① 布置好教室卫生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
② 用好 “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③ 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整洁。
④ 在课桌指定位置贴上“自我激励卡”,内容包括:姓名,爱好,理想大学,喜欢的名言,班主任寄语。
⑤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悬挂)国旗,两侧贴班训,上侧贴班级口号。要求能够体现班级特色、个性。
⑥学生设计班牌、班级口号,评选班歌,定期征集作文、美术、书法作品,在班上展示。
(二)动态文化建设
与静态文化相对应,动态文化是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而适时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措施主要有:
① 课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让学生热爱文化学习,经常参与文化活动。
② 上好每周的班会课。完成学校的要求,然后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班会主题。本学期主题安排大致如下:“我的人生设计”、“文明与素质”、“勤学与巧学”、“我赞赏,我希望”、“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让友谊之树茁壮成长”等。
③ 上好“阅读课”,养成读书习惯,多写读书笔记,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④ 分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⑤ 每周利用一节自习课搞好两个活动:单周是“炫出自我”才艺展示活动;双周是“读书会”活动。
⑥ 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文艺、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⑦ 编辑班级学生优秀作品集,争取一学期一本。
⑧ 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智慧,调动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只作点拨与指导。
四、打好基础,制定长期的作战计划
立足于现在,计划于高考,并吸收2009年高考的经验和教训,各学科要有高中三年教学的整体安排计划,决不让学生吃夹生饭,这就要求我们群策群力,钻研考纲、大纲,抓住重点,要在本学期,根据学生特点,前期应当放慢速度,在精细上做文章,把高三的严格落实,规范答题,纠错整理的传统,体现在高一的每一环节中。开展各种为高三打好基础的活动,既要看到长远效益,又要兼顾眼前阶段成绩的提高。各科要拿出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学科兴趣,科学指导,以保证教学的实效
五、明确目标,加强合作,发挥三个核心作用
1、积极发挥年级组的核心作用
(1)落实管理,年级召开的所有会议,必须遵循“超前计划、充分准备、内容充实、渗透问题”的原则,要求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解决实际问题。
(2)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与基本情况通报制度。各班要将一周内班级的情况(管理、教学)于第二周周一上午向年级组报告;轮到值日的高一年级教师要加强真空时间的检查,对于高一年级的情况应及时向有关班主任和年级部主任通报;年级组每两周左右向全体教师通报一次本年级的情况。
(3)年级组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期中、期末向家长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鼓励各班拓宽家庭、学校、社会的三方沟通的渠道,形成立体化的教育网络。
(4)要加强团结与协作。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班级之间,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消极的话。互相提醒,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兼顾管理。
(5)年级组通过各类督查,建立相关组织,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借助文明寝室、文明教室及其他比赛活动的评比,及时抓住典型,弘扬正气,榜样引路。
2、积极发挥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1) 班主任要发挥核心作用,协调教师关系。并且抓好三个落实:落实班会主题,落实重点学生,落实经验交流。
(2) 各班要建立健全班级内部的信息反馈体系,对学生的动态和突发事件,班主任要第一时间知道。要求各班及时建立起班委会、团支部,班主任老师要在培养学生干部上动脑筋、想办法。
(3) 班主任要加强真空时间管理,抓班风、促学风。
(4) 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要特别强调自习纪律与晚就寝、午睡纪律。
(5) 强调教室规范。明确教室是学习场所,不在教室吵闹,未经班主任同意不得使用教室电视,不得让其他班的学生进本班教室。
(6) 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对于在课堂上自习课上睡觉、讲话影响教师上课和同学学习的行为要想办法解决。
3、发挥备课组在教学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1)要明确目标,认清形势。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自己负责。集体备课要定时、定点、定主题、定主讲人员。
(2)在学科组内,发挥集体优势,取长补短,以备课组为核心,创造和谐环境。明确备课组长职责,各备课组长既是年级本学科教学的把关人,又是学校和年级教学管理的执行者,在备课组长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全组教师实施集体备课,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形式要多种多样,既注重实效,又要有特色。
(3)要加强教学常规落实,加强备课组合作。要求备课组内加强听课交流;加强集体备课,要求每周一聚,课程进度统一,使用练习统一;落实集体化教案,个性化教学。
(4)在教学中要把握三个层次的学生,要突出尖子层,狠抓中等层,不弃普通层。严把课堂教学关、严把质量分析关、严把信息整合关、严把考试检测关。
具体工作安排:
1、8月20日前完成分班,班主任初聘,军训前准备工作。
2、8月19日下午三点召开年级新班主任会议和高一全体教师会议,全面具体地布置新学期的工作。充分估计新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防范教育。
3、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军训的动员工作。
4、开展新生军事训练活动。
5、从军训开始,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共同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
6、开学至国庆前狠抓养成教育和纪律教育。
7、教师从一开学就要抓好课堂纪律,努力做到上课无人伏台睡觉和吵闹等现象,年级组长做好检查和督促工作。
8、国庆放假后开始抓学风,班主任、年级组长做好检查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9、从第二周开始安排教师值周,根据值日表所列项目进行检查,对违纪同学进行登记,然后向班主任反馈。班主任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并做好教育工作,经班主任多次教育仍不改正的,由年级组长再做工作。有必要的还请家长共同配合教育。
10、利用班会、年级会进行总结,认真总结存在的优点和不足。
11、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对工作中的不足及时纠正,对班级出现的不良现象及时制止,对估计要出现的问题进行防范。
12、组织好月考和统考等工作。
13、配合好学校其它部门开展工作。
高一年级组
2009-8-28
200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