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八中2010届高三备考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届高三年级共有在校学生593人。其中,普通文科223人,普通理科223人,文科美术88人,理科美术41人,音乐生18人,体育生52人本届学生入校最高分546.5分,占全市4682名。全年级有全市第4682-6000名4人。前10000名20人,全市前14000名学生35人。
二、工作目标
着眼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落实“培优、促中、补差”的教学准则,争取“目标生有突破,临界生有提高,学困生有进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更好地发展,力争完成学校下达的高考指标。即一本3人,二本以上238人,三本以上400人。
三、工作措施
(一)学生教育
1、强化三种意识——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各个班级要科学制订阶段性目标及长期工作目标。既要有总体工作计划又要有个体施教措施。班主任要及时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保证学生在一年里有健康的心理、明确的目标、足够的动力。年级计划在2009年11月和2010年3月分别组织一次大型高考心理报告会。科任教师同样肩负着德育工作的职责,要和班主任一道优化各种教育元素,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高三要建立健全班级评价机制,努力营造出不甘人后、奋力争先的竞争局面,为高三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前提和保证。
2、强化常规管理。高三学年要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常规管理,如在课堂秩序、就寝纪律、卫生习惯,衣着打扮等各方面继续强化管理。
(二)备考工作
1.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实干苦干、甘于奉献
高三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考成绩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荣辱兴衰。每个高三教师都要有大局观,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都应该以极大的信心、十足的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为高三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整个高三备考要紧跟市教研室,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力量,全方位、多渠道了解高考信息。
2.备考工作力求务实、高效
⑴合理安排时间,有效开展工作
第一轮:夯实基础,系统构建学科知识结构(2009年8月—2010年3月中旬)
任务:以课本为中心,按照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知识的落脚点,而且还要勤于动脑、动手,进行系统练习。
措施:回归教材,突出知识“全、联、活”即知识的全面性、前后知识的关联性和知识的灵活应用,落实“查、讲、练、考、评”五环节。
第二轮: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学科综合素质(2010年3月下旬—2010年5月上旬)
任务:重点是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即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查漏补缺的重要阶段。
措施:分块归纳,专题讲座、强化训练。重点放在强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
第三轮:综合训练,提高实战能力(2010年5月中旬—2010年6月初)
任务:从知识、能力、心理上全面做好应考准备,提高学生对高考的适应性和应试能力。
措施:通过模似训练,查漏补缺,解除学生在答题技巧、方法、规范、心理等方面的障碍,杜绝非智力因素失分。
⑵加强高考研究,优化复习策略
①研究《考试大纲》及《说明》。要指导好高考复习就必须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高考大纲》及《说明》回答了这些问题。《大纲》是我们备考工作的行动纲领,教师要人手一套,仔细研究、认真学习。备课组要组织集体讨论,明确《大纲》对各章节、各考点的要求,并在教案中具体体现。对“题型示例”、“样题解析”也同样给予重视,要组织学生仔细研读、认真训练。在新《大纲》发行之前,一律以上一年的《大纲》组织备考。
②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高考试题设计科学、测试功能强,是我们选题非常好的素材,也是我们预测高考最有力的依据。高三教师必须熟悉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把高考试题做为我们最好的资源库。教学中要利用高考试题做为例题、练习题。对各届考生在高考中所暴露的共性问题,要加以分析研究,作为经验教训为我们的备考工作提供参考。省独立命题的科目,我们要注意其《大纲》、试卷和全国《大纲》、试卷的区别加以甄别使用。
⑶加强主干知识、基础知识的复习
从近几年高考来看,试卷非常注重主干内容的基础知识的考察。从我校高三学情来看,学生基础还很薄弱,知识尚未形成体系。所以无论体系的建构还是能力的形成,我们都应立足基础,稳抓稳打,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四高”(高起点、高速度、高密度、高标准)起步的做法得不偿失,不能奏效。
主干知识的复习要作到“精”、“实”、“活”
“精”包括:“精讲、精练、精考”
“实”包括:“讲课实、训练实、辅导实”
“活”包括:“思维活、方法活、题型活”
⑷加强辅导和测评
①除做好自习课的辅导工作外,我们还应利用其它的时间和空间加强对学生的个体辅导。由班主任牵头制定不同层次目标的辅导计划。各科任教师要制定不同学生的辅导方案,并想方设法促进各目标的达成。对辅导效果要做阶段性评价。对尖子生的培优工作要做经常性的专题研讨,科学地制定施教方案,并对其密切关注、全程跟踪,所做的训练题及测试题要全批全改、面批面改。
②科学设计、限量优练。上学期每两周一次以上的测试量,下学期每周一次以上的测试量,要全批全改,试卷发了必收,收了必改,改了必讲。编制训练题要反复推敲,不能一次成型,“免检上市”。要分层把关,集体敲定,不能单兵作战。多考不可,滥考必止,精考为佳。
③大型考试全年共八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自主命卷要科学合理,即要保护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强调试卷的区分功能、评价功能。要严肃考风考纪,月考严格按照高考的要求和模式进行,教师评卷要流水作业,分题阅卷,严格执行评分标准。考后要仔细分析、认真讲评。
⑸加强合作、发挥团队力量,打好整体战。
①同备课组教师的分工合作
每周的集体备课,组内要指定中心发言人,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提出教学建议。在综合训练阶段,要按题型或按块分工组题。各备课组要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全组成员的积极性,促进学科整体实力的提高。要把备课组长的核心作用和组内教师的集体智慧结合起来。
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间的合作
班主任要经常组织科任教师开好班级教导会,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分析班级情况,确定“培优”、“促中”、“补差”的人选及辅导策略。科任教师要协助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关注每个学生的心智发展,促进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
③综合科目之间的合作
高考成绩的好坏和综合科间的合作有关。三科的复习进度、练习、验收等工作要步调一致,互相配合。2010年3月综合科开始复合训练,在组题、监考、阅卷、分析等环节密切协商、科学运作,以期共同提高综合科的应试能力。
⑹加强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和使用
我们要利用网络、刊物等各种媒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获取有关高考的各种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加以整理和分析,以帮助我们预测2010年高考的趋势,确定备考思路.
高三年级组
2009年9月1日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高三生的听觉减压课:独特的“颂钵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