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关于举行第六届全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通知
时间:2016-05-07 17:28 来源:未知 作者:官网 点击:次
襄教文[2016]50号
各县(市)区教育(教体)局、教育工会,市直中小学: 为了助推“万名教师成为教学名师”计划实施,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青年教师严谨笃学、爱岗敬业的精神,不断提高业务素养和教学水平,更好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根据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2016年工作安排,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决定举行全市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并组队参加全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现就竞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16年9月24日至26日。 二、参赛对象 参赛人员为40岁以下(1976年1月1日后出生的)中小学在职青年教师(限语文、数学两个学科),且近三年年度考核在称职以上。参赛人数要求,各县(市)区分别推荐6名青年教师(3个学段语文、数学各1名)、市直中小学分别推荐2名青年教师(语文、数学各1名),按照竞赛规则要求先参加全市预赛,预赛时间另行通知。经评委打分,每个学段每个学科确定12名青年教师参加决赛。 三、竞赛类别及学科 1、竞赛分小学、初中、高中(含职高)三个组别。 2、竞赛学科为语文、数学。 四、竞赛内容及方式 竞赛内容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 选题范围:高中组在高一、高二年级教材;初中组在初一、初二年级教材;小学组在各年级教材中选取课题。 1、教学设计。 具体选题采取赛前现场抽签方式随机确定。选手根据抽取教学内容现场设计规范、完整的教学预案,并制作电子教案,制作内容不超过 30 张幻灯片,时间为 120 分钟,现场提交教学预案打印稿。参赛者只能携带一本教材和一本相配套的教师用书(教材、教参未使用过),教材版本统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不得携带任何其它参考资料和电子资料等进入现场,现场也不能上网查询。 选手完成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预案后,组委会为选手打印一份多媒体课件纸质稿。所做教学预案及课件电子版由组委会负责上传至参赛教室电脑。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竞赛采取“教学展示( 20 分钟) + 说课( 5 分钟)”的形式进行。教学展示内容与电子教案内容一致,课堂上提供多媒体设备。比赛现场没有学生参与,参赛者采取面对评委上一节课的形式比赛。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和教态板书(或教具运用)等四个方面。说课主要针对现场因为没有学生而无法展示的教学部分内容进行补充说明。例如师生互动预设、课堂活动设计及课堂练习等。每位专家现场评分。 3、教学反思。 参赛者对所选课题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展示从自我评价、问题反思和课堂重建三方面进行反思,在电脑上现场完成书面反思材料(800 字以上)。时间为 60 分钟。不允许携带书面或电子等任何形式的资料。 五、竞赛地点 1、教学设计竞赛地点:襄阳四中计算机教室。 2、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竞赛地点:襄阳四中义教部 六、竞赛日程 9月24日上午报到,24日下午开始正式比赛,报到地点另行通知。 1、教学设计比赛。9月24日下午2:30在襄阳四中计算机教室,先分组抽签,抽签依次顺序为:小学组语文、数学,初中组语文、数学,高中组语文、数学,然后根据每位教师抽签选定的赛题进行电子教案教学设计比赛,时间为120分钟,现场提交教学预案打印稿。 2、课堂教学比赛。9月25日上午开始至26日下午结束。参赛选手自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及配套教参(限1本)。 3、每名参赛教师课堂教学展示结束后即进入教学反思环节比赛。 4、9月26日下午颁奖、专家点评(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语文、数学两个学科各指定一名)。 七、竞赛奖励 1、竞赛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其中电子教案教学设计30分,课堂教学演示50分,教学反思20分。 2、竞赛将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评委,根据评分标准对选手的教学设计、教学演示、教学反思进行评分和综合得分排名。 3、根据竞赛综合得分评出一、二、三等奖。其中各学段各学科评选一等奖3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5人。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共6人)经组织考核后授予“襄阳五一劳动奖章” 荣誉称号;三等奖以上获得者授予“襄阳青年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八、竞赛组织 举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各地各校要切实加强对竞赛活动的领导,把竞赛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实抓好。竞赛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1、宣传动员阶段(4月21日—5月10日)。 (1)制定方案。全市中小学都要围绕“万名教师成为教学名师”主题,根据市教育局、市总工会《竞赛通知》,制定本地本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方案,并报送上级教育工会。 (2)宣传动员。全市中小学都要召开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动员大会,由分管教学校长(或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展示、教学反思评分标准。通过营造活动氛围,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市、县、乡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2、培训提高阶段(5月11日—30日)。 (1)报名参赛。全市青年教师(年龄40岁以下)都要报名参加本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有学校工会负责组织报名。市教育局、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已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列入“教育重点工作目标考评内容”。 (2)专题培训。全市中小学都要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竞赛规则和“三个评分标准”;邀请特级教师、隆中名师、省市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市县教研员等教学专家作专题辅导讲座。重点讲解电子教案、PPT制作方法;课堂教学展示,如何面向学生讲课、如何面向评委讲课(没有学生参加);教学反思撰写方法。 (3)做到“三个结合”。全市中小学要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竞赛活动相结合,与“万名教师成为教学名师”计划相结合,与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努力提高竞赛质量和水平,形成学校工会牵头主抓,相关科室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选拔比赛阶段(6月1日—30日) (1)校本竞赛,时间6月1日—20日。各学校都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本校比赛,按照竞赛规则要求组织评委打分,评选优秀选手。学校要为优秀选手颁奖,并发文通报竞赛的组织和结果。 (2)乡镇竞赛,时间6月21日—25日。在基层学校举行竞赛的基础上,由乡镇中心学校组织比赛,评选优秀选手报县(市)区教育工会,并发文通报竞赛的组织和结果。 (3)县级选拔竞赛,时间6月26日—30日。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竞赛规则要求组织评委打分,评选优秀选手。组织颁奖仪式和专家点评,并发文通报竞赛的组织和结果,推荐6名一等奖选手参加全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举办选拔赛图片(8张)、竞赛结果通报报送市教育工会。 九、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襄阳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领导小组”。程敬荣同志、章杰同志任组长,花蕾、徐晓旭、肖艳芳、朱启龙同志任副组长,朱晓东、吴金宝、卞先华、陈兴明、杨光明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协调办,负责与各地各校竞赛办公室的联络和协调,检查指导各地各校竞赛情况,杨光明同志兼任协调办主任;竞赛办公室设在市继教中心,陈兴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竞赛选手的报名、资料审查、登记继续教育学分、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成立教学竞赛专家评审委员会,卞先华同志兼任评委会主任,负责聘请有关专家、隆中名师、特级教师担任评委。成立教学竞赛监察委员会,朱晓东同志兼任监察委员会主任,负责全程监控赛场竞赛活动。 2、精心组织。各地各校要全面宣传动员、组织全体青年教师参赛,要求青年教师参赛率必须100%。各学校参赛报名表一式两份(学校工会、教务处各留存一份),作为教学竞赛考核内容。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竞赛质量和水平。 3、登记学分。参赛选手应在层层选拔基础上推荐,参加县级比赛记作5学时,参加市级比赛记作10学时,参加省级比赛记作20学时,分别由省、市继续教育中心统一出具“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学时登记证明”。各层次学时不重复登记。 十、有关要求 1、报名时间。各县(市)区、市直学校,要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推荐参赛名额。参赛选手要填写《襄阳市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登记表》,于7月10日前将《登记表》发至市教育工会邮箱1071822523@qq.com。 2、凭证参赛。参赛选手每人交近期2张1寸彩色登记照片,由市教育工会办理参赛证。未办参赛证者不能参加各项竞赛活动。 3、各单位领队、参赛选手及相关工作人员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参赛选手每人需交200元参赛评审费,由单位报销。 4、各县(市)区、市直中小学制定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实施方案》于4月30日之前报送市教育工会,电子稿发至市教育工会邮箱1071822523@qq.com。 附件: 1、湖北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设计评分标准 2、湖北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课堂教学评分标准 3、湖北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反思评分标准 4、襄阳市第六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登记表 襄阳市教育局 襄阳市总工会 二O一六年四月二十一日 ![]() 附件1: 湖北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设计评分标准 (满分30分) 选手编号:
附件2: 湖北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课堂教学评分标准 (满分50分) 选手编号:
附件3: 湖北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反思评分标准 (满分20分) 选手编号:
评委签字: 附件4: 襄阳市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登记表
(责任编辑:网络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