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示范高中-襄阳八中欢迎您!
家长学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走进八中 > 家长学校 >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永不放弃自我成长!

发布日期:2017-03-20 15:48  来自:未知 作者:办公室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习惯,如何陪伴孩子成长,如何指导孩子做作业……很多家长总是怀有疑问:学习了那么多的知识,为什么在教育孩子上还不见起色?

 

如果您也有这样的疑问,特别建议您读一下这篇文章,其实,“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父母努力地栽培自己,让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如果您是老师,请好好读读;如果您是家长,也请好好读读,必有收获!

 

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没有确信与笃定呢?

 

许多家长,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看上去悠然自在,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

 

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父母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四十岁死,八十岁埋”?

 

四十岁左右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探索,而选择忍耐和逃避。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对世界的看法,则始终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

 

许多妈妈就是这样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最大限度的回避了内在的探索和完善。

 

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

 

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 2003-2017 湖北省襄阳市第八中学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426号
校址:襄阳市樊城区松鹤西路雾月路 联系电话:0710-3796618
鄂公网安备 42060602000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