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示范高中-襄阳八中欢迎您!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德育天地 >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发布日期:2016-05-07 11:02  来自:未知 作者:官网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学习习总书记“六一”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了主题队日入队仪式,观看了少先队员们开展活动,与师生座谈,共同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座谈会上总书记以“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深入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与少年儿童的密切关系,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少年儿童的亲切关怀、殷切期望和对少年儿童工作的高度重视。讲话语重心长、催人奋进,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做为一名分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干部,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讲话精神上来,落实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和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积极投身到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指导意义。习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学习讲话精神,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历经上下求索、经过不断筛选形成的理想和信念,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将来都是祖国的建设者,可塑性最强,他们的素质如何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特别是在当代,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发展、要振兴,必须依靠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正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充分认识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少年的头脑,是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抓好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

  二、科学运用有效的方法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习总书记强调:“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应该同成年人不一样,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我看,主要是要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做到知行合一。学习讲话精神,在未成年人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一定要遵循未成年人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紧紧抓住“熟记 、领悟、践行”三个环节,推动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要加强宣传教育,让孩子们熟读熟记。聚集各种教育、宣传资源和手段,运用校本读物、校园文化、主题班队会、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使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广大未成年人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融进校园、课堂教学,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人人皆知。二要加强诠释引导,增进认知认同。通过多种渠道形象直观地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不断深化哈尔滨市美德少年、道德模范、冰城好人、名优教师的学习和宣传活动,弘扬典型人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采取童谣传唱、好故事大赛等形式,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运用文艺创作、舞台演出、主题读书等形式,生动形象地传播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要加强实践养成,推进知行合一。把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道德元素,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开展争做“美德少年”、“冰城最美少年”等主题实践活动,用实践养成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家里做好儿女、在学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鼓励中小学生做小小志愿者,引导培育未成年人从小树立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奉献利他意识。号召中小学生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引导中小学生走出家门、校门,融入社会,争做创建文明城市小使者,传递正能量,同时增强爱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让孩子们在参与活动中滋养心灵、提升素质。

  三、积极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让未成年人在核心价值观的沐浴下健康成长。习总书记要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都有责任。”学习讲话精神,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宗旨和意识,不断完善“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主阵地作用,立足于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运用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教学、学科教学渗透、专题班(团)队会、主题升旗仪式、文体活动展示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丰富校园文化,加强校风、师德建设,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慢慢品味、细细琢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地入脑、入心。发挥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的作用,以家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得更加具象、丰满、生动,滋养未成年人的德行心智。通过开展家风知识巡讲,家风故事大赛,家风、家训作品展等形式,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子女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注重自身修养,注意行为举止,传承家庭美德,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在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广大少年儿童团结好、教育好、带领好。结合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积极组织协调、动员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教育网络,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着力完善各方面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哈尔滨市文明办副主任 于丽)


© 2003-2017 湖北省襄阳市第八中学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426号
校址:襄阳市樊城区松鹤西路雾月路 联系电话:0710-3796618
鄂公网安备 42060602000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