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八中的发展优势在哪里? ——唤醒教育第一次座谈会综
2023年5月9日下午,市八中召开了“襄阳八中发展优势在哪里”座谈会,全体课题组成员与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述己见,气氛热烈,探讨深入,达成了共识,完成了预期目标,找回了八中自信,也进一步厘请了八中发展的方向与道路,唤醒了今后的工作激情与动能。
现将发言主要观点整理归纳如下:
01
改革创新的班子优势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八中最大的优势是人的优势,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改革创新精神优势。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提出过知名论断,他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新一届党委班子自2022年4月组建以来,一扫往昔暮气沉沉死水一潭之局面,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夙兴夜寐,改革创新,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担当气慨和时不我待、披荆斩棘的开拓精神,在短短的不到一年时间里,既迅速破解了沉淀积久的多项历史性问题,又快速开辟了勇往直前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八中未来发展的基础性框架,拨正了八中的前进航向,实现了“聚民心解民意系民忧急民盼、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办好八中”的基本目标。一年多来,德才兼备、团结协作的校领导班子,时时处处心系八中发展,点点滴滴聚焦八中发展,出政策出实招“破冰”前行无禁区,广纳谏借东风“回天”有术践初心,先后解决了若干重大难题,如西校区“回归”问题、西区正常开学正常运转问题、东校区公寓楼热水工程问题、三区分开问题,并围绕着高质量发展,一切服务于高三,解决了西区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子问题。同时呼应学生及家长所思所盼,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开办了小语种日语班、小语种俄语班、书法教育班等,使八中特色平台项目累积达到了10余个,成为襄阳市域内高考特色门类平台最齐全的普通高中。同时,研学旅行方兴未艾,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八中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与良性循环状态,各种改革创新举措及业绩赢得了广大师生家长的信赖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八中能有今天这样的良好局面,缘于有了一个好的掌舵人、有了一支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有一支敢于担当具有“六不精神”(即不等、不靠、不要、不推、不拖、不左右观望)的中流砥柱(中层干部),上下同心同德,共同构成了八中快速发展的“定海神针”。相信假以时日,必将谱写出“人定胜天”的新时代神话。
改革创新的班子优势


02
普职融合的立交优势
与会老师谈到2023年4月20日,刘琴校长带领部分学科骨干参加了襄阳市中职学校校长论坛。在这次论坛上获悉襄阳地区技能高考上本科每年约200人,其中襄城职高就贡献了约170人。大家一致认为,我校作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和湖北省普职融合改革试点学校,在优质高职院校专升本的大趋势下,动员部分学生参加技能高考,以上等马对中下等马的优势,必能抢分技能高考的大蛋糕,高考质量三等奖可唾手可得。同时也坚定了我们办好普职融通综合性高中的信心与决心,这也是襄阳八中的独特优势之所在。
03
一专多能的师资优势
襄阳八中原系市职业中专学校,2017年后大力发展普高,通过招聘考试,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进入我校。教师队伍整体年轻化、专业化,而且一专多能,很多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行家里手,而且爱好广泛,特长突出。全校200名专职教师,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学位者多达25人,高级教师达 52 人。许多老师不仅对本学科教学熟稔,还能将邻近学科与本学科相联系,触类旁通,本领超强。如黄革平、张军、刘杰强、邹德福等在数生理化、信息技术、综合实践上均颇有建树。童秋爽、王家乐、喻丹、王鹏、谭建华、李雅雪、乔兵、樊娇、赛金娣等多才多艺。最近高三的成人礼和高一高二的文艺汇演又涌现出一批一专多能的老师,他们是崇星、刘超、王壮、姚西贝、蒋晓煜、汪晶晶等。在教育教学中涌现出来的能兵强将更是不胜枚举,如湖北省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田宝宝、张玲玲,酷爱教科研多篇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的赵世美,校级名师多达12人,市级名师1人。去今两年学校出台一系列质量立校的务实举措,优化办工条件,开通学科网,多批次安排中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校内开展了青蓝工程拜师结对、岗位大练兵、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官教兵,兵教兵”风起云涌,使一大批教师在专业上迅速成长了起来。总之,八中人才辈出,藏龙卧虎,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办好八中的基础与保障,也为八中未来发展蓄积了强大的势能。


04
唤醒教育的实验优势
我校已经启动了最大规模的唤醒教育综合改革实验课题,由校长褚应静同志挂帅,由唤醒教育创始人曾元忠领衔主抓,由一大批教育教学骨干和中层干部参与,一定会风生水起。由于十多年的低位徘徊,八中教师的教育理想和创业精神一度有些懈怠;学生学习倦怠,主动性差;德育成人化、灌输化倾向严重。相信通过唤醒教师职业热忱,激发教师事业创造力;唤醒学生学习欲望,提振学习自主力;唤醒家长育人意识,增强家校合育力。三力同向并进,学校教学质量一定会大幅度提升,学校管理、体验式德育、研学旅行等也一定会惊艳展示,实验改革成功一定会指日可待!


05
特色兴校的项目优势
褚校长主政以来,多样化办学和多元化升学并重,已成为八中的最大特色。我校艺体生、小语种生、书法生等全面开花结果,捷报频传,2023届美术生106人过联考线,刘筱蕾同学以湖北省第一名的成绩通过武汉音乐学院戏曲音乐专业校考,体育生专业过线74人。相信再有三年我校本科上线率必将大增。此外,多方面全方位发掘和培植学生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也成为八中亮丽风景线。如高二唐城研学、高一月亮湾湿地远足、五四文艺汇演、体育节等均深受学生青睐。高一(14)班的阮国顺和韩仕远基础差,有背诵困难症,老师们就让他俩在文艺汇演中的相声表演大放异彩之后经常夸耀他俩大段相声台词都能背诵后,他们背诵态度迅速转变,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和志趣,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进而唤醒学习欲望,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学校今后几年还将开设法语、西班牙语小语种班,开设篮球、游泳、射箭、研学旅行师等专业班,届时普职融通、多元一体将成为八中办学的最大特色。


06
以文化人的地域优势
以文化人的地域优势
学校地处樊城区成熟地带,服务功能配套,交通便利,与全国文明社区施营一衣带水,施营社区艰苦奋斗、披荆斩棘的精神特质与八中改革创新、担当奉献的基因底色同根共生、一脉相承。同时学校巧借位于霁月路两侧的地域特征,打造“光风霁月、勤毅诚朴”的文化内核,呼吁师生学思悟,可以利用的资源很多,“讲好施营故事,助力八中发展”,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优势与光荣传统,大有文章可做。


07
一校两区的管理优势
2018年通过资产置换,原省制药技校校区并入新八中,奠定了一校两区的管理模式。此一校两区的优势在市域内,唯八中所独有。东区利于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夯实基础,打好成人底色,利于在校园文化浸润、习惯养成、规范管理、传帮引带和共同进步。高三年级在西区则有利于心无旁骛,奋力冲刺备考。两区互不干扰,管理成本并无增加,而资源却能实现优化配置。


08
团结协作的教师文化团队优势
与会者普遍认为八中的另一大优势就是“人和”。认为八中有相当一批师德师风纯正,师生关系良好并乐于奉献的中青年教师在,而且他们大多处于30~45岁间,正值年富力强的人生盛年,约占总人数的60~70%,他们比例大,有活力,有经验,有思想,有团队归属感与荣誉感,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同事之间关系良好其乐融融,目前从上到下每个教师都有一颗迫切“改善”“提质”的决心与信心,这是“唤醒教育”成功实施的最大优势,也是“唤醒教育”得以有力推动的核心关键之所在。大家谈到,在八中许多孩子亲昵地称班主任为“班爸”“班妈”,称“姐”“哥”的更是比比皆是,说明师生关系良好。八中老师们对这些文化课成绩并不太好的同学一直以来秉承不抛弃不放弃不冷漠的博大爱心,对孩子们视若己出,认真负责,爱生如子的浓厚情怀从老一辈八中人的优秀代表习道大老师开始,到目前中青年教师中被评选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多达20余名,如焦纪东、张红茵、彭真、刘超、唐向红、彭君、张爽、孟敦、蒋晓煜……等等,举不胜数,可以说,绝大多数八中教师能吃苦,踏实肯干,凝聚力强,他们是八中复兴的希望所在。一句话,八中良好的师德师风、勤毅诚朴的校训精神已经镌刻进八中教师文化的团体内核中了。同事们团结协作,友爱互助,已成为行为自觉。一代代“青蓝工程”,既承续了薪火相传的优良师风,更促使青年教师阳光向上,茁壮成长,专业成长很快,一大批青年教师斩露头角茁壮成长起来了,已成为襄阳八中的“四梁八柱”。在连续多年的市直机关运动会上,八中青年教师组队参加广播操大赛,均斩获大奖。在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中获省市奖励者多达数十人,已有多人接续援疆支教,将青春与热血书写在天山脚下,也展示了八中人的担当奉献精神。在八中,每天白发与青丝共勉,晨钟与暮鼓相谐,办有温度的教育,已成为八中人的共识与风采,八中老师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已成为一股不可遏止的滚滚春潮。有不少同志认为八中教师团队这种优秀文化氛围其实就是“光风霁月”四个字,并认为“光风霁月”既是八中人的一种光明磊落的道德自信,又是一种穿云破雾、守得云开月出时的勇毅担当,更是积极乐观阳光向上的奋进姿态。这种与地域文化高度契合的教师文化,在兄弟学校十分罕见,是我们八中兴旺发达的精神血脉与文化基因,是八中发展的另一巨大优势,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


09
心育强大的特色优势
与会者普遍认为,当前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都十分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心育工作在今后一个时期必将大有可为。而我校恰好具有这方面的优势与专长。我校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6年承办了“襄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全部工作,在历次创文迎国检中均满分通过,同时也历练出了一支数量可观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团队,以刘建红为首的心理咨询师多达25人,他们咨询经验丰富,思维理念前沿,技术方法手段综合娴熟,多次在大市范围内开展了系列活动,深受校内外师生家长好评,已成为八中办学的另一块金字招牌,在兄弟学校中领跑在先。希望今后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和创新,以此推动和带动校内其他工作。心育强大的特色优势


通过对八中办学的全方位总结提炼,与会者普遍增强了进一步办好八中的信心,看到了优势,增强了自信。同时又相互学习与借鉴,启示相互生发,不啻于一次“头脑风暴”,也让大家思绪梳理一新,思路提阶晋级,心理得以赋能“充电”,这种方式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唤醒教育”,增强了做好实验课题的自主性与信心。
撰稿:曾元忠、刘琴、赵世美
初审:曾元忠、刘琴
终审:褚应静
初审:曾元忠、刘琴
终审:褚应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