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示范高中-襄阳八中欢迎您!
高效课堂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学科研 > 高效课堂 >

物质的分类

发布日期:2009-09-29 00:53  来自:官网原创 作者:杨宇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物质的分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复习巩固初中已学过的有关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等基本知识,使有关知识系统化。

2、认识化学物质的常用分类方法,了解简单的化学物质的基本属类。

3、培养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习比较、归纳、分类、概括等基本科学方法。

2、通过学习,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类思想、 物质的常用分类方法、简单物质的转化规律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分析讲解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并板书)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假设你是一个大商场的经理,仓库有成千上万种物质,你为了要让顾客顺利地找到所需的商品,在商品上货架之前,你会让员工做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总结)对将商品进行分类,即根据各种商品的性能和用途进行分类。

(转化问题情景)我们身边有无数数不胜数,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我们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使用它们,我们应当怎么做?

(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总结)对,将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那么,怎么分类呢?

学生活动:(投影问题1)请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课本P3:大家交流讨论)空气、乙醇(C2H5OH)、硫酸铵、铜、碘酒、碘、 氢气、石墨 、食盐水

(讨论并归纳)第一种分类结果

混合物:空气、碘酒、食盐水

纯净物: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

第二种分类结果

固体:硫酸铵、铜、碘、石墨

液体:乙醇、碘酒、食盐水

气体:空气、氢气

再如: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等等……

(总结并讲述)物质分类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种物质,分类的依据不同,所属的类别也不同,在化学学科中,科学家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将物质进行分类。

(投影)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实例 

(问)上述各类物质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呢?下课后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复习巩固各类物质的组成特点)

学生活动:(练习)P3问题

实验室中有下列物质,请根据物质的组成对它们进行分类。

钠(Na)、氯气(Cl)、氯化铁(FeCl3)溶液、硫酸(H2SO4)、碳酸钙(CaCO)、氧化钙(CaO)、氢氧化钠(NaOH)

(讲述)同一类物质的组成相似,性质也有很多相似性,在同一个类别中人们了解了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就能应用迁移的方法了解并预测一些不熟悉的物质的性能,如NaOH有强碱性CsOH也有强碱性等等。

(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科学家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研究物质间的转化规律,研究合成新物质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研究物质间的转化规律。

学生活动:(投影问题1和问题2)1、我国正在研究用Na2SO3溶液吸收SO2气体,作为治理酸雨的一种新方法。第一步是用Na2SO3溶液吸收SO2生成NaHSO3;第二步是加热吸收液,使之重新生成Na2SO3,同时得到含高浓度SO2的副产品。试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转化,请回忆初中化学中学习的内容,填写下表:

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CaO + CO2 = CaCO3

 

 

 

 

 

 

 

 

  

(引导学生练习和讨论上述两个问题然后总结)物质间的转化很复杂,但其实是有规律可寻的,下图就是揭示物质间相互转化规律的一个关系图

投影)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图

 



© 2003-2017 湖北省襄阳市第八中学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426号
校址:襄阳市樊城区松鹤西路雾月路 联系电话:0710-3796618
鄂公网安备 42060602000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