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示范高中-襄阳八中欢迎您!
班主任队伍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德育天地 > 班主任队伍 >

班主任要以人为本建构班级人文底蕴

发布日期:2017-09-03 18:36  来自:未知 作者:办公室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班主任要以人为本建构班级人文底蕴
                                   ----班级管理一得
襄樊八中 宋玉勤
 
       班主任班级管理要有人文氛围和底蕴。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班级管理”和“人文底蕴”的内涵。班级管理即通过班级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活动,使学生健康成长。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特别具有青春活力的美好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情绪、心理、意志需要有效引导的特殊时期。高中的班级管理就是要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解决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特殊问题。“人文底蕴”的内涵即尊重人的真实情感,关心人的真实需求,思考人的积极发展。“人文底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领域,会有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人文底蕴”是促进一个人的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精神支持的综合体。因为是“底蕴”,所以它不张扬,往往隐含在各种事物之中;因为是“人文”的,所以它对一个人的精神走向有极大的影响。一个具有人文底蕴的人,他的心智必将是豁达的,他的情感必将是纯净的,他的意志必将是经得起磨砺的。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他的教育观、学生观、发展观必将对班级管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班主任具有人文底蕴,他就会懂得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就会努力挖掘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价值,就会真心实意为学生的发展、需求着想,这是每一个高中生的人生发展中多么需要的理解和帮助啊!让我们来假设两位班主任不同的班级管理。甲乙两班上体育课后,同时发生了财物被盗事件。有的同学损失的物品很贵重,有的同学家庭贫困,丢失钱意味着不能过早,有的同学是心爱的饰物被盗。教室里充满了抱怨、责问、叹息、猜疑,以至于上课铃响,教室里依然闹哄哄的。甲乙两班的班主任都马上联系校保安处进行检查,并安排同学写被盗物品的名称、价值。不同的事发生在后面。甲班的班主任和学生一样恼怒不安,并对校方管理不力的谴责溢于言表。乙班的班主任对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这样的事发生了,每个人心里都不舒服,但它已经发生了,我们必须面对它。我们该做的已经做了,如写被盗物品,通知校保安处等,那么,我们再抱怨、争吵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请大家相信学校,安静下来,准备上课。下一节课,甲班没有上,大家不满的情绪延至晚自习。乙班却很快平静下来,恢复了正常的教学。后来,甲班这个被盗案仍未查出作案者,同学们心里始终有一个结。乙班班主任了解这一情况后,组织了一次班会,在班会上,引导学生从负面情绪中走向理性的思考。作为学生,应怎样加强安全意识?贵重物品,适合带进学校吗?同学发生了不幸,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他?大家畅所欲言,心情愈来愈舒畅,收获也愈来愈多。后来,班委还组织了一次募捐,为贫困生献出一片爱心。大家充分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原来的猜疑、不满,不知不觉中已烟消云散了。班级发生被盗事件,的确不是件好事。两位班主任的处理方法完全不同,形成的教育影响也有天壤之别。应该说,乙班班主任是个有心人。他没有简单的处理这件事,而是独具慧眼地挖掘这件事中蕴含的人文价值、教育价值,如安全意识、同学互助、理性思考等。这样,因势利导,将问题的处理与学生发展中需要的素质、能力结合起来,将一件坏事变成了真正对同学成长有益的事。应该说,班主任的这种教育机智如果没有人文底蕴是很难做到的。高中生经历了小学、初中阶段,对简单的说教、单一的安排早已心生厌烦。再加上高中繁重的课业压力,也使高中生内心往往有压抑、郁闷之感。他们渴望参加真正愉悦身心,富有启迪意味的班级活动。作为班级管理的重头戏,班级活动要为高中生作为人的成长需要服务,它当然不可缺少人文底蕴。如何设计、安排班级活动,让它能具有人文底蕴,让它产生更为积极、深远的教育影响呢?在教育实践中,我就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一是“抓住契机型”班级活动。高中生活紧张而忙碌。学生往往非常看重自己的学习及成绩,而对真正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比较忽视。同时,他们又非常渴望友谊,非常害怕孤独。这一对矛盾,常常困扰着学生,使他们的情绪、心理常常处于波动状态,严重的会影响长长的学习生活。如果用传统的简单说教,学生会觉得是一套套大道理,离自己很遥远,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如果能够抓住契机,捕捉高中生活中平凡的点点滴滴,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次读报时间,发生了这样的事。读报的同学非常认真的朗读,而听者寥寥。或埋头做作业、或趴着睡觉、或小声讨论。大家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没有人注意读报同学的感受。后来,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班会——“看漫画,取名字”。画面上,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读报的情景。同学起先感到新鲜、有趣,随着取名的深入,大家的表情中渐渐多了沉思的份量。名字由“鹤立鸡群”的不妥,到“读报写真”的一般,再到“都是读报惹得祸”的调侃。渐渐的,“谁听谁的”的沉重,“下面的同学看过来”的呼唤,得到了更多的呼应。事后,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需要我们用心的去发现,用心的去感受。”
       二是“展示自我型”班级活动。当代高中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很强。希望展示自己,希望得到社会、同学、家人的肯定的愿望也很强烈。如果能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展示自我中锻炼能力,提高认识,丰富情感,密切交往,那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呀!班级活动也可以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2009年9月30日,我们班举办了“我爱祖国我爱我班”的主题班会。师生没有坐着,手里拿着钢笔、圆珠笔和五彩的画笔;面前不是课桌,而是印着“祖国生日快乐”“我爱我班”的条幅,围绕“祖国生日”这个主题,每个小组各显神通。有的画长城美景,有的画熊猫咪咪,有的画金狮狂舞,有的画火箭发射;面对“我爱我班”,有的书“团结奋斗”,有的写“文明礼貌”,有的画班级标志。擅长绘画的主画,擅长配色的配色。有的当下手,有的当对外联系员,收集信息。大家彼此团结一心,又各显其能。同学们围着“美丽的画幅”,兴奋地评评点点。这时,有同学灵机一动,在画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一时间,同学们纷纷涌上来,都积极地留下自己的签名,这一场面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这是一种光荣,也是一种肯定,同学们的爱国心、爱班心和自信心空前高涨。无疑,这样的班级活动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是“交流、合作型”班级活动。21世纪的高中生应学会什么?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合作。“交流、合作”也是当今高中生致命的一项弱点。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不会正确交往,有的人自我意识过强。这些都会影响正常的合作、交流。长此以往。对学生健康的心理,人格发展都有危害。为此。开展“交流、合作型”班级活动,正是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本学期,我校开展了美化教室的评比活动。经班委讨论,我们形成这样一个思路:发动同学,加强交流与合作。首先请同学设计美化教室的方案,广泛征集意见。经过民主协商、统一方案后,将各项具体布置任务进行招标,择优选取参加者。各个活动小组确定了布置教室的时间、选用的材料、不同的分工,然后分头开始行动。布置完后,参加学校的评选。根据评选的等级,用班费给与相关的同学一定的奖励。整个活动,参加同学之多,同学间的配合交流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有了班级活动这个纽带,大家很自然、很融洽地进行交流合作,达到了预定的效果。
       四是“与生活接轨型”班级活动。德育的外延等与生活的外延。高中生不仅仅生活在课堂里,书本中,校园内,他们更生活在火热沸腾的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现象,各种人生故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高中生。他们内心或感动、或振奋、或困惑、或消沉。高中生也正处在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起步阶段。他们对人生的意义,对生命的价值,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更多的追求。他们渴望能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人生。如果学校教育、班级管理不适当引导,高中生就会感到自己了解社会的愿望不被理解、不被重视,他们就会从各种别的渠道,甚至是有害的渠道去获得这些信息。许多高中生留连网吧、荒废学业的报道就证明了这一点。为此,我们的班级管理开展了“与生活接轨型”的班级活动。挖掘生活资源中的人文价值,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使高中生在事实面前受到人生的启迪和感悟。从而拓宽视野,放开胸襟,勇于进取。我们组织了“家长故事会”。他们有的是下岗工人;有的是部门领导;有的是公务员,他们的社会角色不一样,但他们的人生故事都是那么真实感人。同学们听得非常专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对父母的误解,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父辈的坚强、执著。平凡的父母,甚至原来自己看不起的父母,都是多么可亲可敬的人啊。同学们都觉得受益匪浅。班级管理是篇大文章,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属。他们今天是学生,明天是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人群中一员。
       通过以上活动建立了班级人文氛围和文化底蕴。为以后教育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班级管理埋下了伏笔。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牢记: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人文底蕴。让丰厚的人文底蕴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营养,让高中生活成为他们青春岁月中美好而难忘的一页,让人文氛围和文化底蕴伴随班级管理的各个工作细节之中!
 


© 2003-2017 湖北省襄阳市第八中学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426号
校址:襄阳市樊城区松鹤西路雾月路 联系电话:0710-3796618
鄂公网安备 42060602000232号